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最具领先优势和发展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
未来产业包括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据宝特推出《“巳”不可挡》新春系列稿㊣件,梳理八大未来产业,本文为第一篇——《固态电池》。
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和市场价值,吸引各大电池厂商及车✅企争相布局,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认为,从技术研发节点上看,2025年至2030年,全固态✅电池产业将重点攻关固态电解质;2030年至2035年,重点攻关高容量复合负极;2035年至2040年,重点攻关高容量复合正㊣极。
目前,固态电池已从实验室研发阶段逐步过渡到工厂试点阶段,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发布也日益频繁。万联证券研报认为,根据各大厂商公布的计划,预计从2026年开始,固态电池市场将正式迈入量产阶段,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有望显著提速。
国✅内企业方面,欣旺达、广汽、卫蓝、清陶能源等企业计划在2026年至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或✅半固态电池量产,比亚迪及宁德时代计划于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海外企业方面,三星SDI、SKOn、日产、松下、LGES等分别计划在2027年至2030年陆续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
整体来看,如今固态电池产业化信号正愈发明显,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市场不㊣断拓展,固态电池更有望为能源领域带来㊣变革。
研究机构EVTank在《㊣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中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含半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并且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或将提前至2027年。
目前固态电池仍处于初期,市场渗透率低。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约为0.1%,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技术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渗透㊣率将达10%。
固态电池产业链包括上游金属材料和矿资源供应,中游为电池材料包括正极、负极、固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下游为固态电池制造环节以及动力、消费、储能等各领域应用场景。
据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上,布局固态电池产业链的概念股超过50只。部分概念股㊣在产业化方面进展较快。新宙邦在互动平台透露,旗下参股公司新源邦氧化物电解质已经达到量产阶段,硫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
先导智能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实现了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的关键设备覆盖。公司为韩国头部电池企业客户定制的固态干法电极涂布设备已顺利发货至客户现场,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蓝海华腾投资的高能时代硫化物全固态㊣研发进展顺利,已经完成自动化生产试验线Ah以内电芯小批量生产,目前正在筹备批量化生产线建设。
从未来增长潜力来看,根据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概念股有19只,派能科技、鹏辉能源、天赐材料、豪鹏科技、容百科技等净利润增速均值靠前。
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1月27日收盘,上述✅✅19只概念股中,9股市净率(PB)低于2倍,包括、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当升科技、等。市盈㊣率(PE)方面,5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分别是璞泰来、、、格林美、上海巨正新能源。
相关新闻
中新网马鞍山2月17日电 (记者 张俊)马鞍山,这座曾经以钢铁产业闻名的城市,如今正从传统产业迈向新能源材料领域,从这
12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2024年快热式电热水器等13种网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电动汽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2024年即将结束龙年已还剩刚好1个月,蛇年也即将到来。在龙年的一年里,我国也取得了许多成
苏州古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独立电源解决方案和致力于碳中和的新能源企业。 企业产品主要应